近年来,临沭县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和品牌,补齐旅游要素短板,增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拓展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曹庄镇朱村也通过旅游和多种产业相融合的模式,打造“红绿蓝古”多彩朱村,成为新农村建设与脱贫致富的新动力。
加快“旅游+红色文化”的融合。朱村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沂蒙精神在这个小村庄以独特的方式代代传承,作为钢八连战斗过的地方,朱村建造了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民俗展馆、历史文化陈列室,并对烈士墓、纪念碑进行了改造整合;还投资41万元建设临沭县支前文化展馆、档案展览馆和朱村荣誉展览馆,均正常为游客开放。还配套建成了朱村游客中心,提升服务水平,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传承沂蒙精神,凸显地方特色。
加快“旅游+绿色农业”的融合。朱村建有自己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葡萄园区300亩,晚秋黄梨园300亩,蔬菜大棚等,让绿色生态农业成为村民主要发展的产业之一,也是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与生态观光园、采摘园相结合,绿色生态农业为朱村旅游又添一抹色彩,同时朱村打造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农产品,并结合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大力宣传旅游+生态农业,让更多的游客接触原生态、拥抱自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朱村味道。
加快“旅游+蓝色水域”的融合。朱村境内三条河流从南到北贯穿而过,山水带有灵气,让这个美丽的村庄水土肥沃、人杰地灵。蓝天白云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让旅游又多了一番独特的风味。近两年,朱村加大对河道的整治,投资建设黄白总干排沿河湿地公园,修有步行栈道和戏水区,计划修建垂钓园区,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挖掘并利用当地优势自然资源,使河道环境得到整治和美化的同时,整合发力共促旅游发展。
加快“旅游+古建筑文化”的融合。朱村境内河流纵横,玉带缠绕,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村内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面积的36%,还存有玄武庙、王氏祠堂、节孝牌坊、孝妇祠、明清古建筑群、王氏祖陵、明清古碑、永济桥残碑、古炮楼等,是不可多得的生态山水古村落。其中,清代民居古建筑还保存有百余间,朱村将对古村落进行“一街一巷一园七户”的复建,投资60万元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村内的古老建筑群为旅游增加了别样特色,也为传承历史文化遗迹做出贡献。(编辑:荣书芳 文章来源: 季德山 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