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宁夏农耕“新鲜事” 农民站在田埂上种田

admin 发表于:2019-06-22    

今年50岁的宁夏大武口区长兴街道办事处兴民村村民赵利是个种田“老把式”,已种了30多年地,然而他从未像近两年这么轻松过。从春耕到夏管,他只淌过几次水,可庄稼长势却比往年还好,秋天的丰收可期。

赵利轻松“坐等”收成的秘诀在于农业服务社会化。自去年起,赵利将自家8亩地全部托管给村里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站。他为每亩地每年支付托管费300元,服务站即可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而需要赵利动手的只剩一些田间管理的零活。

“不光是省了事,更关键的是人家干活专业,去年我家小麦亩产700多斤,玉米亩产1500多斤,比我自己种地收得还多。”赵利说。

今年春耕以来,记者在宁夏各地采访时多次观察到一个有趣的反差现象,一边是忙碌的社会化服务站,一边是像赵利这样轻松的农民。据宁夏农业农村厅介绍,2016年以来,宁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粮食银行等多样化服务。截至去年底,宁夏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已达到120个,服务土地面积240万亩左右。如今在宁夏,“农民站在田埂上种田”甚至“农忙不见人”,已成为田间地头的新景象。

越来越多农民青睐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光是因为省心省力,还因这当中有经济账可算。“农民虽然每亩地交了300元托管费,但我们通过机械规模作业、批量采购农资等手段,为农民平均每亩地节本和增收近百元。”宁夏石嘴山铁牛耕耘农机社会化服务站负责人魏进说,农民不用守着土地,却能享受土地收益,还可以务工挣钱,一举多得。

而在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村民蔡丽看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还有一“得”:可以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几年前,蔡丽和丈夫在兰光村流转了300亩土地种粮食,日常耕作十分依赖机械,但几百亩地“养”不起太多农机设备。

“一台大型拖拉机要几十万元,还得配套不少农机具,这些设备更新速度很快,就算买得起也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地里那些活干完后,农机就闲置了,这笔账不划算。”蔡丽说,如今将农活交给村里的服务站,每年只用支付少量费用,就能享受专业的农机服务。

宁夏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杨发认为,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手段,既让小农户生产中一些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事可以顺畅办妥,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随着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塞上大地类似“农民站在田埂上种田”的新鲜事必将越来越多。下一步,宁夏将继续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将达到200个,届时全区特色产业重点产区将实现全覆盖。



上一篇: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下一篇:甘肃通渭:种下金银花 遍地生“金银”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