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大万米级载人舱

admin 发表于:2019-10-29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万米级载人舱成功建造完成,可搭乘3人下潜。这是目前世界上空间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万米级载人舱,已于近日通过全海深静水外压试验考核和总体集成单位验收。

所谓全海深科考,就是深潜装备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畅行无阻。要实现这一目标,科技工作者必须突破1.1万米深潜技术,进入世界大洋最深处即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因此全海深载人舱,有时也被称作万米级载人舱。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部署的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潜水器建成后将在世界最深的海洋,完成载人下潜并进行科考作业。这其中,万米级载人舱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核心部件,是人类进入万米深海的硬件保障和安全屏障,标志着一个国家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水平。

据载人舱研制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锐介绍,全海深载人舱制造是一项涵盖高性能钛合金设计、超大厚度板材制备、半球整体冲压、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等技术的跨领域系统性工程,载人舱要求重量轻、强度高、可焊接、耐腐蚀、抗疲劳、长寿命,此前国内外没有可用于制造容纳3人球舱的材料。

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用载人舱材料等关键技术展开调研论证和先期研究。2016年科技部立项后,由该所牵头,联合宝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组建全海深钛合金载人舱研制“国家队”,历时3年完成这一研制工作。

杨锐认为,全海深载人舱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钛合金科学技术和制造成形工艺迈入国际前列,这些变革性技术将极大促进我国深渊科学研究;同时,全海深载人舱研制也将带动我国钛合金工业能力提升和装备制造技术跨越。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北青报:安检互认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
下一篇:2022年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