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按意愿精准帮扶 东西部劳务协作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admin 发表于:2020-08-13    

新华社广州8月12日电  题:按意愿精准帮扶 东西部劳务协作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李雄鹰

记者近日在广东省江门市采访时了解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扎实推进下,来自西部地区的贫困户按照自己的脱贫意愿得到精准帮扶,在珠三角开启了不一样的脱贫路。

22岁的李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在当地县城的学校食堂里当切墩师傅。连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他竟然会在广东成为挖掘机驾驶员。

8月10日,他在江门和一家建设公司签下用工协议。

“切墩一个月也就挣2000元钱,并不是我想做的工作。”李凡说,他没什么文化,一直想着学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能增加点收入。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培训机会,而且还要花钱,他放弃了“不踏实”的想法,专心干了两年半的厨房工作。

广东省江门市和四川省泸定县是对口支援的结对帮扶关系,按照贫困户的脱贫意愿精准帮扶一直是两地的工作重点。经过摸查,帮扶干部发现泸定县一些贫困户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很突出。经过两地对接,今年7月底,全免费的挖掘机驾驶培训班在江门市开班了。

李凡和其他8名学员参加了这次培训班,他们中最小的19岁,最大的35岁。在15天的实操培训中,挖掘机驾驶资深教练对他们进行了挖沟、找平、爬坡等系统性授课和训练。8月10日,他们顺利完成了所有培训课程,成为合格的挖掘机驾驶员,分别与江门市两家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曹志明说,挖掘机驾驶员是紧俏工种,在广东平均工资约六七千元。本次培训班把精准技能培训和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户“学想学的技能、干想干的工作”。

“只有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想法,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曹志明说。

对接此次培训班的泸定县人才交流和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张波说,泸定县目前正在搞新城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挖掘机驾驶员的用工需求很大。学员们既可以选择留在广东就业,也可以回到老家,不愁找不到工作。

“技多不压身。”李凡说,驾驶挖掘机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需要多磨炼,不断提升技能。“开挖掘机风吹日晒,肯定比在厨房里工作更辛苦,但挣得多,有奔头!”他说。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像李凡这样的贫困户找到了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2016年以来,广东与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通过劳务协作,帮助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广东企业务工,实现稳定脱贫。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转移川、桂、黔、滇四省区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就业的人数超过34万。



上一篇: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
下一篇:扶贫农产品陷入“包销”怪圈 消费扶贫依赖症得治!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