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广袤乡村注入新动能

admin 发表于:2020-08-18    

夏粮丰收、产业复苏、投资增长

广袤乡村注入新动能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今年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当前,要进一步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和超常规举措,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风险挑战,我国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上半年,全国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目前,早稻收获已基本结束,增产趋势明显。

力促早稻增产是今年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今年早稻生产呈现三大亮点。”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一是早稻面积比上年增加470多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势头;二是南方洪涝灾害没有逆转总体增产趋势;三是优质早稻面积达到46.2%,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展望秋粮,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

总的看来,“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充裕,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半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21.24元,同比持平。全国冬春蔬菜总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2%,30类主要蔬菜品种平均地头价同比下降8.4%。水果价格先涨后跌,6种水果批发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3.4%。

“近期,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阶段性的。”潘文博介绍,各地通过加强机具调配,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同时抢排田间积水,及时改种短生育期作物,促进灾后生产尽快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产业加快复苏,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拓宽

4月以来,全国涉农企业全面实现复工,目前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万亿元。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近几个月乡村休闲旅游业逐步复苏,复工复市率稳步提升,接待游客量稳步增多,营业收入稳步增加。6月,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复市率已经超过九成,接待游客量比上月增长一成,已恢复至去年同期60%。

今年年初,许多返乡农民工因疫情滞留乡村。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分析,要通过扶持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完善农民工外出务工环境;同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富民乡村产业,增加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的规模容量。

“乡村产业加快复苏,不仅有效保障了市场供给,还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曾衍德说,随着一大批涉农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到岗就业、共享就业等形式,为乡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超过70%为农民工。截至7月底,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0多万人。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今年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各地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参加技能培训,补齐农业领域知识技能短板,为他们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人地钱要素持续汇入,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上半年,27个省份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865亿元,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业中小微企业10万家,贷款余额达1407亿元。

“农业农村投资逐步回升,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短板。”魏百刚说,当前,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关键是抓住国家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难得机遇,努力增加用于农业农村规模。

多元投资拉动下,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一大批乡村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829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投资高出12.1个和4.8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占年度任务量的54%,重点地区新改户厕300多万户。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上半年,四川、山东等省份已分批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全国已有超41万个村完成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乡村振兴,既要真金白银地投,也要实打实地干。”魏百刚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撬动乡村发展活力。同时,不断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乡土情怀、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广袤乡村注入新动能。记者 郁静娴



下一篇:中国医师节——向抗疫的白衣卫士致敬!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