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玉兔二号”月背生存突破600天,累积行驶519.29米

admin 发表于:2020-08-2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截至2020年8月26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个月昼工作期的科学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车累积行驶519.29米。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踏上月球背面。嫦娥四号任务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科研团队利用科学载荷传回的数据,开展大量研究,取得诸多科学成果。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对此进行了披露——

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和矿物组份研究。科研人员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及测月雷达等数据,对着陆区光谱、石块分布、浅层结构等进行分析,获得着陆区形貌,物质矿物组成、来源及特性等科学结论。首次通过原位探测直接得到月球深部物质组成,揭示月球背面,特别是南极艾特肯盆地复杂的撞击历史,对月壤的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关键证据,为日后南极着陆和巡视探测选址等提供重要参考。

月球背面巡视区月表浅层结构研究。根据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月雷达和相机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科研人员研究建立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层剖面及多期次溅射物覆盖关系。着陆区溅射物累加厚度约70米,表面为芬森撞击坑溅射物;在巡视区深度40米范围内,存在3种不同地层单元,包括12米范围内的细粒月壤层、12米-24米的碎石层和24米-40米的溅射物沉积和风化产物层。这些结果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极大地提高我们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为月球背面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月面中子及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研究。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着陆器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和中性原子探测仪探测数据,获得月表高能粒子辐射环境谱、月表中性原子能谱结构和反照率。月表中子辐射剂量率比空间站内部高1-2倍,辐射剂量当量高1倍左右。证实初级银河宇宙射线撞击月球表面,产生反照质子。这些成果为开展太阳风与月表微观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对月表辐射风险的认知,为未来月球航天员所受月表辐射危害估算及辐射防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着陆器平台的低频射电频谱仪,在月球背面首次成功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获得大量有效观测数据。初步获取40MHz频率以下的月背着陆区电磁环境本底频谱和低频射电三分量时变波形数据,对于研究太阳低频射电特征和月表低频射电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上一篇: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下一篇:《纽约时报》:中国民众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