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走进贫困

把“糖包”变“钱包” 新疆扶贫干部有“秘技”

admin 发表于:2020-09-03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日电题:把“糖包”变“钱包” 新疆扶贫干部有“秘技”

新华社记者于涛

无花果在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喀拉玉吉买村种植已超20年,这里的无花果口感香甜,被人们称为“糖包”。可由于村民不懂技术、不懂产业,“糖包”只能甜了嘴,却“甜”不了生活。

一段时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瞄准这个“糖包”下功夫,帮助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开拓附加产业……“施展”出一揽子增收“秘技”,把“糖包”变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钱包”。眼下的秋收季,村里一些无花果农已实现收入翻倍。

“秘技”第一招是扩大生产,产量多了才能形成产业。以往村民只把种植无花果作为一种庭院经济,“小打小闹”的种植体现不出经济效益。为了帮村民扩大产能,扶贫工作队在增加专项投资的同时,还帮助村民开拓市场、增加销量,让更多村民在“糖包”里尝到增收“甜头”。当前,全村无花果已由过去的730亩增至3660亩。

其次是让村民学会新技术,保证果品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扶贫工作队请来技术专家,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植果树,解决好水、肥、作物生长等问题。村民马木提·艾山说:“学会了剪枝、施肥等新技术后,我家无花果从一年结两季,到现在一年结三季,收入明显提高。”

扶贫干部还把曾经的“未知领域”开创为村民增收的“主阵地”。“以前村民只靠卖无花果鲜果挣钱,如今干果、果茶、育苗等产业收入更高。”村民穆萨·亚森说的是扶贫工作队引入的新项目,“现在才知道无花果叶可以制茶,有企业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收购无花果树叶,加工成茶叶后卖到东南亚。”

不仅如此,今年夏天新启动的无花果育苗产业是增收最快的项目。扶贫工作队统计,今年育苗产业实现每亩增收4000元左右,相当于亩产鲜果收益的一半。随着技术日益成熟、规模逐步扩大,以后该产业增收会更明显。

“以前我家只用两亩地种无花果,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现在扩大到4亩,今年收入预计能超过5万元,全家靠‘糖包’实现脱贫增收。”村民阿依姆古丽·马木提说。



上一篇:买家说桃子越来越不好吃了?啥原因?——来自水蜜桃产业的调查
下一篇:意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