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走进贫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admin 发表于:2020-11-07    

新华社兰州9月8日电 题: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李杰、张钦

一阶阶梯田循山势而起,一个个平整开阔的地块里,绿油油的果树茁壮成长。从远处望去,仿佛一级级碧绿的阶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梯田上成片的苹果树(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各位亲,我的家乡梯田美,梯田苹果甜又脆……”30岁的返乡创业者邵子斌正在这碧绿的“阶梯”上直播带货。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接到200多单订单。远远看去,正在直播的邵子斌就像绿水青山中的主角,脚下的梯田就像舞台,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仿佛手持“红灯笼”的演员。

邵子斌的家乡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是甘肃有名的苹果大县。这里苹果树漫山遍野,形成了65万亩苹果种植基地,带来了20亿元左右的产值,助力扶贫对象年人均增收1900元左右。一个昔日黄土裸露的贫困县,如今森林覆盖率达28.72%,人均享有绿地11.4平方米,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3)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在庄浪县万全镇电子商务服务站,邵子斌(右)将采摘的苹果装箱(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一切,都要从庄浪梯田“三级跳”说起。

第一跳,是庄浪人发扬愚公精神修梯田。庄浪的梯田建设十分传奇,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1998年,庄浪人将陡峭、破碎的山地变成了98.6万亩平整耕地。历史资料显示,庄浪人累计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米,如果垒成一米见方的长堤,可绕地球6圈半。

“修梯田就是修灶台,是为了不再挨饿。”看着如今这片被绿色染尽了的河山,70岁的刘进有不禁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刘进有在上寨村当了20年的村支书,这里也是当年打响庄浪梯田建设“第一炮”的地方。

过去,庄浪县“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坡地上,群众赖以为生的只能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为了千家万户的“灶台”上有粮食,庄浪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把陡峭的山坡化为一亩亩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第二跳,是给梯田添了“新色彩”。1998年,梯田修建全面完成,庄浪人也走出了“吃不饱”的泥沼。温饱后,穷根依然未拔掉。多年的梯田建设,在庄浪形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庄浪人拿出修梯田的这股子劲头继续探索,最终使梯田成为植树播绿的“平台”。

邵坪村曾是庄浪最穷的村之一,过去这里色彩单调,每亩麦子的收入不足千元。

“梯田这么好,咱们得再上一个台阶。”邵坪村村支书邵富贵说。

2001年,邵坪村党支部反复做工作,决定在梯田上大规模推广苹果种植。如今,这个村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果园。

村民邵旭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试种了3亩苹果。习惯了传统种植方法,邵旭周得从头开始学习化肥使用等专业知识,当地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从栽种、施肥、套袋再到采摘,让农户明明白白种苹果。

有了技术保障,邵旭周的苹果有质也有量。尝到了甜头的他,把家里的10亩地都种上了苹果。

靠着红彤彤的苹果,2015年,这个八口之家实现脱贫。

第三跳,是把梯田变成“大舞台”。随着大地变绿,一批有想法的年轻人返乡了。这其中就有大学生邵子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2)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在庄浪县万全镇电子商务服务站,邵子斌在打印苹果网店订单快递单(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5年,邵子斌看着梯田上种的苹果又大又甜,却卖不上好价钱,便拿着1300元买来的二手相机,开始了电商生涯:没有包装盒,就买别人的纸箱;缺少货源,就自己去和乡亲谈;缺乏快递服务,就自己把货送到快递点……

裸露的黄土都能变绿,那么绿也一定能生金。那一年,邵子斌有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2万多公斤苹果销售额达12万元左右。2019年,他在电商平台卖出15万公斤左右的苹果,销售额达160万元左右。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4)在那碧绿的阶梯上——“梯田之乡”甘肃庄浪县的“三级跳”

在庄浪县万全镇邵坪村,邵子斌在梯田果园中直播卖苹果(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如今的庄浪梯田,不仅是直播带货的舞台,也是山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苹果种植的舞台,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舞台……百姓在这一阶阶梯田上吃饱了肚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到今年春天,庄浪沿着碧绿的梯田“拾级而上”,实现整体脱贫,正稳步向全面小康走来。



上一篇:广州:有望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下一篇:珠峰脚下宗措村:“向阳而生”的新过法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