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视频座谈会

admin 发表于:2020-11-23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视频座谈会时强调

保持政策连续性有效性可持续性 更大激活力增动力

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增长和民生不断改善

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视频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视频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政府负责同志发了言,一致反映国家今年宏观政策和助企纾困措施发挥了关键作用,各地经济和就业等主要指标都逐季回稳向好。大家还谈了对本地下一步经济走势的分析判断,并对国家政策等提出了建议。

李克强说,今年面对巨大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较快实现恢复性正增长。这是上下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结果,国家宏观政策及时果断、有效合理,以适度的政策力度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效。各地在政策执行中主动加力,1亿多市场主体给力、展现出强劲韧性。同时,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回到合理区间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中,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完成今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

李克强指出,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实事求是、长短兼顾谋划下一步发展,保持政策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合理把握政策力度、选择政策工具,探索出的经验要继续坚持,今年行之有效的直达机制等改革措施该坚持的要坚持。政策着力点要继续直面市场主体、直面基本民生,把好钢用到刀刃上。着力稳就业、扩内需。有就业有收入就有消费,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打通堵点促进消费恢复正常增长,加强补短板更好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加强政府资金引导,鼓励社会投资参与,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根据市场主体需要和形势变化适时优化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各地要因地制宜拿出针对性举措,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增进民生福祉。

李克强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亿市场主体是稳增长、保就业的基础,人民群众勤劳智慧,要多出改革的实招破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持续推出更多改革举措,更大激活力增动力,为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催生新的市场主体创造更优环境,更好汇聚众智众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的契机,用好有关规则和便利化举措,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孙春兰、胡春华、刘鹤、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何立峰参加。



上一篇:综述:撕裂的社会 混乱的美国
下一篇: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致贺信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