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发展新引擎何在?

admin 发表于:2021-02-22    

(两会前瞻)“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发展新引擎何在?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发展新引擎何在?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如何打造新发展引擎,为“十四五”开好局,是此次两会的重要看点之一。

历经几十年平稳发展后,中国经济巨轮已驶入更具挑战性的“新水域”。一方面,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疫情形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各种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一些传统增长动能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无论是提高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还是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加快培育新发展引擎都刻不容缓。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北京人民大会堂外红旗迎风飘扬。 金硕 摄

学者认为,新形势下中国将重点布局的新引擎主要有三。

其一,扩大内需。

2015年以来,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稳定在60%左右,已成为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力。202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率先克服疫情影响,也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遇阻之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对中国而言无疑是现实的选择。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现已逾4亿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如果未来能用15年左右将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到8亿人,将形成非常可观的消费力量,大大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最近几个月,扩大内需已成为中国重磅会议的“高频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地方两会上,绝大多数省份亦把扩大内需、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准备采取发展服务消费、线上消费等一系列举措。

不过,相比“短平快”式的激励政策,眼下中国更需要在影响消费、储蓄、投资的制度性因素上着手,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2021年全国两会料将有所回应。

其二,强化科技战略支撑。

纵观历史,一国经济飞跃往往与科技实力强盛有关。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暴露出中国在部分关键领域的科技短板,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威胁国家安全。唯有依靠科技解决“卡脖子”困境,中国才能牢牢掌握经济发展自主权,推动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去年,中国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并将其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今年两会上,官方围绕这一目标将作出哪些具体部署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认为,中国应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此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引擎新动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其三,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40多年间,开放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力引擎。今后,这一“推进器”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将越发显著。

中国已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视为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国内产业利用全球市场、全球资源“更上一层楼”,正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近,从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到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再到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扩大开放正日益提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下一步中国开放的重点应是尽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这个体系须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使各类企业真正享受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能够公平竞争。

除此之外,迅速升温的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持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群建设等,也将为中国经济打开新空间。围绕这些新引擎,“十四五”规划将如何定调,政府工作报告又将作出哪些安排,在今年两会中值得关注。(完)



下一篇:习近平主持召开的这次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了哪些事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