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走进贫困

高原古城旅游季:“找厕难”“如厕难”成为过去

admin 发表于:2021-05-04    

“五一”假期,青藏高原古城西宁迎来旅游热潮,西宁市大街小巷的公共厕所也成游客、市民点赞的“新地标”。

“这公厕修得太好了!不仅外观大气、漂亮,里面的设施更是先进,还配备了自动冲水装置。”甘肃游客刘玉明告诉记者,时隔多年再来,西宁街区的公共厕所让他感到欣喜。

小厕所,大民生。作为西北旅游的重要中枢城市,西宁市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曾经的“找厕难”“如厕难”问题不仅让游客、市民“方便”不方便,更让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厕所问题不仅关乎旅游环境改善,还关系群众的生活品质。

在西宁市人民公园内,一座中式屋顶、白色墙面的公共厕所与公园环境相得益彰。“这座公厕全自动冲水,还配备高低洗手池、洗手液和自动烘干机等。”工作人员边尕灶介绍,为在“五一”假期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服务,她和同事们勤打扫、常消毒,还自觉延长了工作时间。

街头巷尾的一间间公厕,也帮助“马路工作者”解决“燃眉之急”。在西宁市区,打开手机地图,搜索“附近的公共厕所”,就会显示区域内的公厕位置信息。这对于“的哥”赵月来说,是一件幸福事。

“以前,开着车不好找厕所,有的厕所附近还不能停车。现在走到哪都好找厕所,修得好,也方便。”赵月说。

“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发起新(改)建公厕,提升人居环境的“厕所革命”。通过不断修建和完善,西宁市公厕总数达到691座。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加大公厕人性化改造力度,优化男女厕所比例。有条件的公厕外还设置休息座椅、摆放绿植,覆盖无线网络。”西宁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监督科科长杨君承介绍,一些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儿童便器等,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找厕难”“如厕难”已成为过去。



上一篇:美军开撤,阿富汗“安全窟窿”谁来填补
下一篇:医生景区救人获终身免门票:“当时没想那么多”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