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乡村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爱心人物

多地疫情重起会否蔓延? 曾光:局部反弹不必恐慌

admin 发表于:2021-05-27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周晶 张桂贵)自安徽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各地新冠疫苗接种明显提速。仅5月14日,合肥市接种超过36万剂次,安徽省多地疫苗接种点还出现排长队的情况。同日,全国接种数超1372万剂次,创下了中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度以来的单日纪录。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奥体中心方舱式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

   “当前各地主动接种疫苗的居民大幅增加,新发疫情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接种疫苗仍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但在疫苗接种率普及度不高的情况下,疫情防控仍然是最有效阻隔和控制病毒的方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局部反弹不必恐慌

5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对一例到医院就诊患者进行例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后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新冠肺炎。随后几天时间,安徽、辽宁相继发现其他确诊病例。

这波疫情是否会蔓延至全国?曾光认为,对于近期出现的疫情再现情况,大家不必过分紧张。经过一年多和病毒做斗争,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应对经验,已经积累出一套能够及时发现疫情,迅速锁定传播路径,并在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办法。

从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清零到现在,疫情局部小范围反弹已经有多次,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中国疫情防控的能力是在不断地发生、不断地控制、不断地积累经验中螺旋上升的。”曾光说。

疫情防控这根弦绝不能松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止5月16日,安徽省、辽宁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16人,目前此轮疫情的“0号病人”仍难以明确。

同日,两省相继通报问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对违反首诊负责制的行为作出处理。

记者梳理发现,本轮疫情中最先报告的3名确诊病例(张某某、李某某、吕某),在六安、营口就诊时,因首诊负责制落实不力,均未在第一时间被“发现”。

“当前疫情防控的个别环节出现麻痹大意苗头值得警惕。”曾光表示,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要国际上的病例没有清零,国内疫情防控做得再好,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在疫苗接种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下,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懈,就算接种率都上去了,也要保持警惕,因为疫苗保护的作用不是百分之百,病毒还在不断地变异。

“不要忘记,我们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是怎么打的胜仗。”曾光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研发和生产疫苗,但中国疫情防控的举国体制、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各项防控举措层层落实的执行力是其他国家短期内做不到的。我国的防控措施,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划定中高风险区、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这些都是被无数次证明过的有效措施,无论病毒怎么变异,这些措施都能发挥作用。因为病毒只要是通过呼吸系统传播,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这些最简单的办法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疫苗“应接尽接”很关键

从3月下旬开始,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日报制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0693.8万剂次。

“这波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众接种疫苗的意愿,但疫苗的普及不能靠跟风来达成。”曾光说,从观望犹豫到争相接种,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但疫苗的普及离不开大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只有当大多数国民能从科学的角度意识到打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让“应接尽接”尽早成为现实。同时,曾光建议,国家应当做好宣传,让民众明白,和新冠病毒作斗争是长期工作,与接种疫苗的副作用相比,应当看到更长远的受益。每个人都应当接种疫苗,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上一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