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乡村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走进乡村

灾情是否会影响全国粮食丰收

admin 发表于:2021-08-01    

近期,河南等地出现极端暴雨天气,造成部分地区农业受灾严重。灾情给当地农业生产和我国粮食市场造成哪些影响?是否会引起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如何抗灾减灾夺丰收?

种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7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一解答。

全国粮食丰收仍有基础

7月17至24日,河南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在关注汛情灾情的同时,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也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农业受灾情况如何?

潘文博介绍,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40万亩、绝收550万亩。

“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新乡、周口、开封、安阳、焦作、鹤壁、郑州等地,受灾作物主要是秋粮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区的河道水位还很高,农田排水困难,灾情还在发展。”潘文博透露。

抵御灾情,各地正在共渡难关:组织农机作业服务队抓紧抢排田间积水,加快修复水毁农田;排水后继续改种补种,能种一季是一季,能增一亩是一亩;指导农民及时防病,减少水灾带来的次生灾害;派出4个救灾专家组,增派20个专家小分队,在一线指导农民生产自救……

马不停蹄,抗灾救灾的成效在数字中得到印证:目前,已排出农田积水1190万亩,改种补种15万亩,灾后病虫防控240万亩,追施肥100多万亩。

河南灾情是否会影响全国粮食生产大局?

对此,潘文博从两个层面给出解答。

从河南本地来看,河南粮食作物受灾1000多万亩,主要在蓄滞洪区。河南秋粮面积有7500多万亩,6000多万亩没有受灾,且长势好于常年。未受灾区域,如果后期没有大范围灾害,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将弥补灾区的部分产量损失。

从全国来看,目前双季晚稻栽插已基本进入尾声,秋粮的播种面积基本落地。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2.9亿亩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特别是玉米面积增加较多。除河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灾害发生程度轻于上年,秋粮长势较好,夺取丰收仍有基础。

粮食价格未见明显波动

河南是我国冬小麦和夏玉米主产区,此次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舆论对粮食价格走势颇为关心。

价格是涨了还是降了?

对此,唐珂回应,从监测情况看,我国粮食价格没有出现明显波动,市场运行仍保持基本稳定。

小麦是夏粮收购主体。唐珂介绍,目前小麦市场购销总体正常,价格继续呈稳中偏弱趋势。这次郑州、新乡等地发生强降雨灾害后,部分农户和贸易商手中的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售粮意愿加强,导致小麦价格继续走弱,但跌幅不明显。

市场价格信息显示,7月26日主产区普通小麦收购均价约每斤1.25元,较受灾前跌1分钱左右。河南等地暴雨灾害发生后,华北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短期内出现小幅反弹,收购价每斤上涨2至3分钱,但并没有带动全国玉米价格上涨。7月26日全国玉米收购均价约每斤1.3元,仍然保持基本稳定。

“总体来说,粮食市场运行虽然受市场预期、资本炒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看供需基本面。这次河南暴雨洪涝灾害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对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全局影响较为有限,在这一点上,市场各方的判断和预期也是基本一致的。”唐珂指出,今年我国夏粮已经丰收到手,秋粮长势总体较好,再加上粮食库存总量充足,粮食保供稳价基础牢固,后期粮价有望继续以稳为主。

价格虽稳定,科学储粮不可掉以轻心。

唐珂提醒,夏季高温多雨,粮食不好保管,当前又处于面粉需求淡季,低品质小麦价格可能会持续走弱。受灾地区手中仍有余粮的农户和贸易商要科学储粮,及时有序售粮,防止粮食受潮霉变和价格下跌带来损失。

以丰补歉减灾夺丰收

灾害已经发生,如何减灾夺丰收?

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潘文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了“以丰补歉”这一关键词。

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三大举措已经箭在弦上——紧秋粮田间管理不松懈、抓防灾减灾“龙口夺粮”、抓病虫防控“虫口夺粮”。

秋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农业农村部表示,将继续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农民加强分类管理,搞好肥水调控。

防灾减灾,目标清晰,谋定后动。继续重点防范东北洪涝、伏秋旱和早霜,黄海地区洪涝,长江流域高温热害,西南西北干旱,华南台风等。

病虫防控,做好预警是前提。重点要防控好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

(本报记者 李慧)




上一篇:德尔塔在常温下依然有较强传播力吗?传播规律是否有变化?中疾控回应
下一篇:“我只是做了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脱贫故事绘·楷模篇)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