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乡村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陕西细化措施建立工作机制—— 迅速反应 调度避险

admin 发表于:2021-10-14    

今年以来,陕西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较常年偏多334.2毫米;黄河、渭河先后3次出现编号洪水。对此,陕西省建立了防灾避险转移工作机制,省防总先后启动4次防汛应急响应,市县乡级共启动931次防汛应急响应;对各市县实行常态化调度机制,督导强雨区严格落实暴雨洪水防范措施。

连日来,陕西多地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汛期巡查频次,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强化监测预警,及时转移群众,确保突发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大家小心路滑,带好随身物品。”10月初,受强降雨影响,渭南市大荔县汉山街道汉坪村794名受灾群众被安排转移。当地干部帮助村民收拾行李,安排车辆,将群众有序安排到邻近相对安全宽敞的白家湾村。

“按照要求,我们把涉险群众统一安置到村上集中安置点,安排专人做饭,保障大家的生活需求。”白家湾村支书曾荣说。同时,心理专家会及时同受灾转移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缓解群众焦虑。村上还联系电影队来播放电影,丰富撤离安置群众生活。

在大荔县朝邑镇广济村村史馆集中安置点,赵渡镇的十几名村民正在休息、聊天、下象棋。安置点门口的广场上,广济村有10多名村民自发前来给安置点的群众做饭。

10月9日8时左右,由于洛河下游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大荔县赵渡镇乐合村朝邑生产围堤发生漫堤。截至10月12日,当地紧急撤离安置25126人。大荔县建立了撤离安置群众县级部门包联安置点机制,集中提供医疗卫生、餐饮等保障服务。

汛情发生以来,陕西各地的万余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救灾一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筑起堤坝,最大程度减少各种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10月5日8时,汉中市共撤离8911户21062人,关闭山岳型和涉水景区26处。汉中市紧盯山边、水边、坝边、易发生危险的自然灾害点边的涉险群众,提出发布暴雨预警后“快撤、立即撤、应撤尽撤”的撤离避险要求。

安康市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坚持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目前,安康市抢收受灾农作物8.71万亩,完成干线公路灾后重建投资1646万元。

对于按照避险指令转移的群众,陕西省要求参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发放补助,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受灾和困难程度,确定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发放一次性补助或过渡性生活救助,确保受灾安置群众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衣物、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的“五有”要求。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4日 04 版)


下一篇:墨西哥总统指认外国能源商走私燃料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