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爱心人物

抗疫中的上海高校教师:是专家教授 也是送餐员志愿者

admin 发表于:2022-03-23    

“14天封控的日子,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与回忆。”3月17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疫情管理模式从封闭式转为准封闭式,年近七旬的土木工程系教授叶志明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句话。

这14天中,除了日常教学,他还为本系的青年教师开展了教育教学座谈会、示范教学课与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线辅导,与新疆塔里木大学开展远程沉浸式课堂教学,主持他牵头的虚拟教研室建设会议……此外,他在春日的阳光下,在封控楼阳台上,为系里老师们献上了特殊礼物:小提琴曲《我的祖国》。

上海大学在上海高校中最早进入了校园封闭式管理,受疫情影响,3月13日起,上海60多所高校开启了闭环管理模式。与叶志明一样,上海高校的教师们在校园里与72万名学子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无论课程教学还是后勤保障,他们面对困难挺身而出。

最高学历的送餐员

“妈妈牵挂你,只是无能为力,如果可以,我也当志愿者,帮帮你们吧!”

“没事妈妈……我们老师都在开自己的车给学生宿舍送饭。”

这是3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封闭管理后,一位女同学与妈妈的一段微信对话。闭环管理期间,上海交大上千名老师每天在食堂把饭菜打包后,开私家车将饭菜送到每一栋学生宿舍楼下,再由专人送到每一个宿舍门口。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啦!”看着这些平时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专家教授们穿着防护服,化身“大白”配送员,同学们自发到阳台大声地喊出感激之情,声音在宿舍楼间此起彼伏。

为了提高送货效率,这些交大的老师们各显其能。有的开来了大巴车,有的用上了智能无人驾驶车,更有甚者,为能送更多的餐盒,一本正经地算起了数学题——“我的车极限容积2.53立方米,最大装盒量应该是理论最大值的80%=810份,今天实际验证的最大装盒量是680份,布局方法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将送餐提炼成一个科学问题,设计一个协同软件,形成一套快递优化理论,这群可爱的交大老师让同学们感慨不已。

3月14日,是华东政法大学闭环管理的第五天,学校食堂迎来了一批特别的“配餐员”。出于安全考虑,也为了让同学们安心上网课,学校决定停用学生志愿者,全校教职工将集体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不少学生发现,这些为他们打饭、送餐的老师中还有他们的校长叶青。

“他们是全国学历最高的配餐员。”有同学写道,“因为他们可能是院士、教授、副教授、工程师、研究员……感谢他们的付出!”

教授头衔的志愿者

3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实施准封闭管理,工程学院教授周悦是第一批入住学校的教职工之一。“儿子在上海大学读书,爱人在外地工作,我当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周悦说得很实在,“有的老师家里有小孩,有的要照顾老人,这个时候我是最适合的。”

为了安抚学生情绪,周悦和同事们在封控当日就一一走访了电气系8个班近240名学生。这些学生周悦大都教过,比较了解。她鼓励大三的孩子们考研,或者拓展知识增强从业能力。对于大一的学生,她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观,专心对待自己的课程,团结友爱,充分利用这段“宿舍”时光。

为了便于管理和为学生提供保障,学校把教职工分为A、B组轮流入住学校。A组的工作即将结束了,周悦又和在上海大学就学的儿子商量好,大家都不要回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做志愿者。就这样,她又转到了B组,继续“志愿”下去。

在上海海事大学海馨一食堂,用过午餐的同学突然发现,校长陆靖正身穿蓝马甲,在餐盘收取处熟练地接过学生手中的餐盘、清理台面,还不时劝导同学们戴好口罩。原来,他在了解到食堂人手紧缺的情况下,立即带头成为志愿者。“什么是疫情对高校的考验?”陆靖说,“就是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下,全体教职工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帮助与关怀。”

做好课程衔接的好教师

3月15日10点05分,是上海海洋大学外聘老师徐永海的空手道课。他像其他任课老师一样,开启了线上教学。

“同学们看好了,我打慢一点啊!”在简要向学生说了几个空手道的日语单词后,直播镜头中,徐永海打得虎虎生风。虽然看不到学生们的表情,但同学们在下面的评论亮了:“第一次体育课记了笔记!”

“接到空手道上网课的通知后,其实有点紧张的。因为平时上课我习惯盯着学生的动作和表情是否到位。而网课的话,会不会没有效果?”虽然带着这样的疑惑,徐永海还是决定试一试。

于是,他在朋友那里借调了专业的灯光设备,认真地调试了几次。上课前,徐永海还特意把头发洗了洗。“网课我们以‘心’为主,多点技术要点的讲解,同时加入裁判手势和判罚的理论,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空手道。”

在学校闭环管理的短短几天内,东华大学数万名师生有序相聚“云课堂”,开展本科、研究生课程1986门次,一同投入了这场防疫“阻击战”。为了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效果,老师们积极探索创新、改进在线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机械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老师们建立了机械基础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让同学们在线上也能“做实验”。

“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去适应新的上课模式。”谈及在线上课的感受,信管专业的林梦佳同学说。

为保证校园封闭管理期间本科教学同质等效,叶志明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分别开展了教育教学座谈会和示范教学课,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工作的本质是教学,是育人。”作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上海大学原副校长的叶志明,将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与青年教师们无私分享。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叶志明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大家一起应对挑战。疫情终将过去,年轻的大学老师,也将与他一样,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做不愧于这个时代的高校教师。

(本报记者 任鹏 曹继军 颜维琦)




上一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60多年潜心小麦育种工作—— 与农民为友,与麦田为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乡村振兴局|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