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莫让高价彩礼阻碍幸福之路

admin 发表于:2022-10-06    

不久前,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重点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爱情是幸福的源泉,金钱买不到真正的幸福。”不要高价彩礼,不搞人情攀比,各地已有很多好的做法。河南某镇10对新人集中举办“零彩礼”婚礼;河北某村成立红白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全体村民共同执行;山东某村免费为新人举行新时代文明婚礼……不“烧钱”、不攀比、不浪费,这些地方的做法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明婚嫁的好处,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婚丧嫁娶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一段时间以来,“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一婚十年穷”……农村高价彩礼让一些青年“望婚兴叹”。被彩礼“绑架”的婚姻,绝不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貌。无论是涵养文明乡风,还是完善乡村治理,都需要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推出有力措施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在古代,婚有六礼,其一为纳彩。彩礼原本是一种仪式化交流,有利于情感表达。但高价彩礼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形成攀比之风,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样的做法,曾被古人讥为“贪鄙”。男婚女嫁,如果一方盯着彩礼、一方盯着嫁妆,将婚姻货币化、感情物质化,肯定会给婚后生活埋下重重隐患。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推进移风易俗,榜样的力量、导向的指引至关重要。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反对高价彩礼上,要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等事宜报备制度,党员、干部要带头自觉培育文明乡风,主动接受监督,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农村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思想转变、文明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很多地方注重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治理高价彩礼、遏制铺张浪费,对遵规守约的村民给予表彰奖励,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行为自觉。除旧布新、移风易俗,让高价彩礼失去市场,让健康婚俗观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文明之花必将绽放在广袤农村大地上。




下一篇:中国大使在人权理事会呼吁有关国家调查问责侵犯非洲人后裔儿童权利的肇事者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