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

当好教育帮扶答卷人

admin 发表于:2022-10-23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云南师范大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紧密结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实际精准施策,助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师资培养、共享互通、精准协作、带头示范,构建了“输入管理+培养师资+共享资源”教育精准帮扶模式,以结对帮扶构建长效机制,以扶智育人推动乡村发展,并“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省基础教育薄弱地区。

近年来,学校着力培养师资力量、夯实教育基础,91.3%的师范生培养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师范生培养专业涵盖基教、职教、特教各类型,中小幼各学段,中小学全学科。为全面对接边疆中小学师资需求,学校依托“卓越教师”“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培养项目,实施“主修+X兼修”初中一专多能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培养扎根农村基层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普通完全中学骨干教师11000余人。

近年来,学校统筹整合校内及附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以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为试点,采取“一名附属中小学校级领导挂钩梁河县一所学校”、送教下乡、全员轮训、教师置换、跟岗研修、学历提升等方式,直接对口帮扶梁河县29所中小学,覆盖梁河县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经过不懈努力,梁河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整体提升。

近年来,学校将教育精准帮扶模式推广应用于云南省内其他地区,先后与革命老区州市县以合作办学形式共建附属中学,派出校长和管理团队,带去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基础教育质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出部署。面向未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我校西南联大旧址时的重要指示,秉承“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优良传统,恪守“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做好乡村振兴答卷人,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王德强,系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上一篇:全国秋粮收获已达到10.78亿亩 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800万吨左右
下一篇:记者踏访日喀则市若木新村,感悟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官兵与驻地群众的家国情怀—— 军民比邻 鱼水情深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