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强观察|乡村绿化美化又有新方案 四部门发文

admin 发表于:2022-11-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乡村“四旁”植树15亿株以上,全面巩固提升国家森林乡村,绿化一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居住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乡村、绿美乡村,乡村自然生态得到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为49835万人。《方案》指出,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乡村长期以来面临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绿化成果巩固难等问题,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绿化美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此,《方案》针对不同地区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提出明确行动目标,并明确了包括科学编制相关规划、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稳步增加乡村绿量等在内的9项主要任务。

比如,东部地区、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区,乡村绿化布局科学,村庄内部基本做到应绿尽绿,科学绿化落地见效,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建立。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大部分村庄内部基本做到应绿尽绿,绿化质量有效提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绿化管护机制基本建立。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循序渐进推进乡村绿化,基本实现村村有树、村村有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涉及大量的投资和政府投入,因此科学编制相关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一个重大信号。

而谈及此次《方案》的亮点之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灿强则强调,《方案》专门就古树名木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如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及时抢救复壮。到2025年,实现普查范围内乡村散生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全面挂牌保护。严禁采挖移植天然大树、古树名木和法律法规禁止采挖的其他林木,并强调加强古树名木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张灿强表示,从旅游资源视角看来,尤其是古茶树、古枣树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产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但古树名木等保护难度较大,与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要求相比,其目前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加强对古树名木等方面的保护,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明确了在国有林场林区绿色发展方面,将推进林区林场产业转型,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鼓励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职工群众收入。同时,依托森林草场,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按照有关规定遴选认定一批国家经济林重点产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此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后,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用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开发。

“乡村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一大抓手。对此,应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挖掘和弘扬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乡村生活更令人向往。”黄祖辉说。




下一篇:伊朗宣布研制成功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