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以更优履职维护安全生产

admin 发表于:2022-12-17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准确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从严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关联犯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2.2万余件,判处罪犯3.5万余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坚强有力,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依法从严,突出打击重点

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的决策部署,坚持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依法从严惩处。

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的司法解释确定了行为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死亡1人、重伤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即可入罪的定罪标准,对危害生产安全违法犯罪形成强大法律威慑。人民法院始终保持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2021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数量和判处罪犯数量分别比2013年增加28%和47%,充分体现加大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惩处力度的坚定决心。

人民法院始终将依法从严惩处造成群死群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特大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作为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江苏、福建等地人民法院相继审结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系列案、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系列案、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系列案等重大案件,一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中介组织人员、失职渎职国家公职人员被判处重刑。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关键岗位关键责任人依法判处重刑,通过司法裁判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源头防范的要求,充分运用刑事手段,依法适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危险作业罪等罪名惩治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从2021年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到2022年10月,全国法院共审结一审危险作业犯罪案件1455件,判处危险作业罪犯2235人,有力推动安全风险隐患及时消除,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完善惩处规范,统一裁判标准

为有效解决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关联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确保依法从严惩处原则落实到位,最高人民法院持续开展调研,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先后制定出台多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2015年12月,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有关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刑事政策把握等问题,为各级司法机关提供了明确的裁判标准。

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先后多次下发专门通知,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和具体工作要求。特别是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裁判标准不明确、适用范围过广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准确把握、严格控制此类案件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2021年,全国法院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比例比2013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人民法院审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案件裁判结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延伸司法职能,形成工作合力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共同发力。人民法院在做好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审判工作的同时,始终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协调沟通,推动建立安全生产执法办案衔接体制机制,于2019年4月联合出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对安全生产违法犯罪案件移送以及各部门间协作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确保程序衔接顺畅高效。

人民法院把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作为司法为民的具体举措和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工作形式,加强法治宣传,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力度。坚持司法公开、阳光司法,依法公开裁判结果,及时将裁判文书送达犯罪分子原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确保党纪政务处分落实到位。湖南等地高级人民法院与纪检监察、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规范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裁判文书送达程序。人民法院还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积极作用,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维护生产安全,人民法院责无旁贷。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执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助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根本好转,以更优履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孙航)




上一篇:中国研究机构生物医学科研产出增长迅速
下一篇:中国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