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际新闻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对华合作 非洲国家多举措推动农业发展

admin 发表于:2023-08-01    

近年来,非洲国家与中国持续加强农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中国农业专家的支持,东非国家布隆迪成功改良了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图为近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的一个水稻减贫示范村,当地农民在稻田里给杂交水稻脱粒。
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

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发布的《塑造商业与投资的未来》报告指出,过去20年间非洲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能充分利用非洲大陆自贸区发展优势,扩大投资、应对挑战,非洲农业产值有望从目前的2800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1万亿美元。报告认为,非洲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推动农业发展有助于地区国家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减少贫困,促进相关产业包容性增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当前,非洲各国正不断强化粮食自给意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迈进。

地区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非洲农业产值约占非洲地区生产总值的1/3,吸纳了非洲大陆大部分劳动人口,在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塞内加尔总统马基·萨勒表示:“非洲拥有世界上65%的未开垦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地区农业可供开发的潜力很大。”

然而,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不足,非洲国家粮食自给率低,每年粮食总产量仅为2亿吨,年均进口粮食8500万吨。非洲农业及粮食系统还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地区冲突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影响。2022年,非洲之角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大量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上千万民众面临粮食短缺。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木内内表示,非洲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弱,洪灾和旱灾又变得更加频繁,严重影响地区国家的粮食安全。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认为多种因素影响非洲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促使非洲国家加快自力更生的脚步。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认为,非洲农业和食品部门资金严重不足,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状况,并且正在阻碍整个非洲大陆的未来发展。他呼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加强合作与协调,消除限制非洲国家发展潜力的瓶颈。

加快提升现代化水平

南非农业部门研究员阿南德勒分析认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将帮助农业企业从非洲内部贸易中受益。如果非洲各国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预计到2050年,非洲的农业综合贸易规模有望增长30%。这将进一步释放非洲大陆发展潜力,推动非洲国家的繁荣发展。当前,非洲国家持续出台农业帮扶政策,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非盟成员国此前承诺将国家预算的10%用于粮食及农业生产。

肯尼亚农业部近期出台政策,将由国有企业掌控的50万英亩闲置土地出让给私营农业部门开发利用,并为相关农业实体提供贷款用于开发、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该国推出的“肯尼亚百万农民数字平台”也备受关注。项目以吸收100万农民享受数字农业服务为目标,通过900多项技术创新和管理实践,实时提供气候智能农业建议、市场信息推送、信贷及保险服务等,以进一步提升肯尼亚农业生产力。

赞比亚拥有广袤的农业用地和丰富的水资源,粮食生产潜力巨大。赞比亚将农业改革和提高农业产值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行总投资3亿美元的“农业增长机会计划”,通过增加对农田水利部门的公共支出、推广本地农作物和食品等,推动农业实现包容性增长。

坦桑尼亚政府不断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将支持农业商业化作为重点,激励农业产业创新,保障本国粮食供给。过去10年间,坦桑尼亚农业产值实现翻番。目前,坦桑尼亚拥有数十万个中等规模农场,仅雇用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就超过3亿美元。

国际和地区组织也积极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援助,激发非洲农业增长潜力。去年,非洲开发银行专门出台促进非洲粮食增产的相关措施,重点通过“非洲农业转型技术”计划向7个非洲国家的180万农户提供了耐热小麦种子,使小麦增产140多万吨。

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非洲农业加速发展的“四个更好”路线图: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人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当前有27个非洲国家加入了粮农组织的旗舰项目——“携手行动”,该项目旨在确定全球农业转型方面的差距,将不同国家与合作伙伴相匹配,以取得切实互助成果。2019年,粮农组织还在非洲发起“一个国家一个优先产品”倡议,支持各国发展独特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构建更加完善的价值链并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非农业合作持续深化

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表示,中国一直是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持者,从粮食育种、栽培、田间管理,到兴建农田基础设施,再到农业贸易开放政策,非中农业合作不断深化。

在肯尼亚,作为主粮之一的玉米产量长期无法实现自给。2022年4月,位于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用中国技术试种当地白玉米品种,将产量提高约50%。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农学院院长戴维·姆布鲁说:“这次的丰收对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在马达加斯加,从中国湖南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已连年取得丰收。预计到2024年,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公顷,稻谷增产约50万吨。马达加斯加有望成为第一个实现粮食自给的非洲国家。

中国已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主动扩大自非洲非资源类产品进口,帮助更多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中国从非洲进口价值51.96亿美元的农产品。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

“2022年是南非农业丰收的一年。”南非农业商会首席经济学家万迪勒·西洛博表示,2022年南非农业出口收入创下128亿美元新纪录,比上一年增长4%。他说,不少非洲国家正为不断增加的农产品寻找出口目的地。非中签署的一系列农业贸易互惠协议将助力非洲农业进一步发展。

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支持和便利更多非洲优质特色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南非的柑橘、坦桑尼亚的芝麻、肯尼亚的牛油果、卢旺达的干辣椒等越来越多非洲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市场。

2022年8月肯尼亚首次向中国出口牛油果,仅3个月时间,肯尼亚输华牛油果出口总额累计已达4亿元人民币,超过肯尼亚去年前7个月的牛油果出口总额。肯尼亚园艺局局长本杰明·蒂托表示:“中国为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机遇。”

(本报约翰内斯堡7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15 版)



上一篇:巴基斯坦西北部一政党集会发生爆炸至少35人死亡
下一篇:上海“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五年—— 铺设科研的宽广之路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