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大美漓江上的最美“警”色: 保障游客安全,守好绿水青山

admin 发表于:2023-10-04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奇峰碧波的漓江山水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9月28日8时,广西桂林磨盘山码头。来来往往的游船和竹筏间,一艘水警快艇驰骋而过,成为青山秀水间一道靓丽的风“警”线。

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叠加,游客出行热情高涨,漓江景区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

面对大客流,如何切实保障游客安全,如何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守护好绿水青山?9月28日,记者跟随桂林市公安局漓江风景名胜区分局民警来到执勤一线。

“上午是我们一天中最忙的时候,来漓江的游客早上8点半左右陆续登船出发,必须提前开始准备工作。”在磨盘山码头,漓江风景名胜区分局四大队副大队长彭雅琴早早上岗,为游客提供服务,回应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寻找遗失手机……

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159.4平方公里,以蜿蜒而过的83公里漓江精华段为核心,这是游客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漓江风景名胜区分局四大队的辖区。

近年来,漓江风景名胜区分局着力打造陆上警务站和水上警务站,将驻点值守、巡逻防范、服务群众等警务前移,着力打通保障游客安全“最后一公里”。其中,陆上警务站设在磨盘山码头,水上警务站设在兴坪码头的江面上。

记者在水上警务站附近看到一艘涂装了公安机关标识的趸船。船上,救生衣、救生圈、潜水服等装备一应俱全;船旁,停放着用于救援的竹筏。

为应对救援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水面水下环境,水上警务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漓江风景名胜区分局四大队副大队长张荟告诉记者,这为及时开展救援、保障游客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25日,来自天津的丁女士一行9人因不熟悉环境,被困江中洲岛。水上警务站接到求助后立即安排值守人员用竹筏开展搜索救援工作。“江水看着很浅,但航道上水流很急,水下暗流很多,游客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困。”张荟告诉记者,不同于快艇对水深有要求,竹筏更适合浅滩环境,方便发现被困人员后及时冲滩施救。民警靠着对水域情况的熟悉,不到1个小时,就帮助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脱险。

分局政委黄光文告诉记者,为应对中秋、国庆假期大客流,他们还提前进行了游客码头安全隐患排查,优化路面指挥疏导方案,进行水上应急救援演练,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动执法,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执法船上,张荟随时关注着江面和岸边情况,遇到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立即进行提醒、劝导。“白天巡逻从早上8点开始,由磨盘山码头出发,一次巡逻至少需要5个至6个小时。夜间巡逻从晚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两点。”张荟告诉记者,中秋、国庆假期,针对客流量增加的情况,公安机关依托地上步巡车巡、江面快艇巡逻、空中无人机巡视相结合的“水陆空”三位一体巡逻防控机制,加强核心景点、游船码头、航道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

“靠近象鼻山的区域水深约13米,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水深大概在14米……”哪里水位深、有危险,哪里有暗流、地下河、礁石,张荟如数家珍。

白天巡逻可以开快艇,到了晚上视野不好,水面情况复杂,民警就只能用竹筏开展水上巡逻,这需要民警对水域情况非常了解。

除了对游客进行救助提醒,巡逻民警还承担着打击整治江面违法犯罪、沿江秩序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任务。

“漓江干流河段100余公里,划分为多个保护区域,有些游客会误入环境、水情条件复杂的保护区域。我们在巡逻时会进行提醒、劝导,并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行为及时处置。”张荟告诉记者。

清清漓江水,悠悠绕青山。“漓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的工作既要守护游客安全,也要守好绿水青山,守住沿江百姓的‘金饭碗’。”张荟说。




上一篇:埃塞学者眼中的孔子学院: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下一篇: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