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际新闻

“故乡的生活才有灵魂”——巴勒斯坦难民梦想回家

admin 发表于:2024-06-22    

64岁的萨利赫·巴纳特出生在约旦,作为“第二代”巴勒斯坦难民的他常常会想象父亲口中故乡的模样,希望有一天能离开难民营,回到巴勒斯坦。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萨利赫·巴纳特在家里制作咖啡。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数据显示,目前有20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生活在约旦的10个难民营中。

巴纳特的父亲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来到约旦,后因战争在约旦多个地区辗转,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定居在约旦首都安曼西北27公里处的巴卡难民营。

巴卡难民营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建立,如今是约旦境内规模最大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在面积1.4平方公里的这片区域里,居住着在近东救济工程处登记的13多万名巴勒斯坦难民。相比其他地方,巴卡难民营的环境相对稳定,但这里的生活依然不易。

走入难民营,一条条狭窄的道路映入眼帘,两旁的住家一户挨着一户。巴纳特说,难民营里大部分房子的屋顶都是用锌板铺设的,屋子“夏天酷热,冬天冷得要命”。85岁的盖斯·穆萨曾在难民营住了40年,他对这里的回忆是:拥挤、道路泥泞、冬天寒冷。

据巴纳特介绍,此前近东救济工程处为难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供暖、医疗和教育服务等,但近年来由于资金减少,目前其服务仅限于教育和医疗。

“难民营里的生活因为通货膨胀和青年的高失业率变得更难了。”巴纳特说,由于经济不景气,他赖以生存的手工制作拐杖和咖啡用具的营生变得艰难,目前需要靠已成年的子女帮衬生活。

67岁的哈立德·阿拉尔从巴卡难民营建立之初就一直住在这里,如今在难民营里从事律师工作,这里的就业问题是他最担忧的事之一。阿拉尔说,尽管大家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不少年轻人完成了大学学业,但是找份体面的工作还是很难,“一些工作将巴勒斯坦难民排除在外”。

由于美国从中作梗,巴勒斯坦建国进程长期受阻,巴勒斯坦难民回到故乡的希望变得渺茫,但是他们从未放弃。

阿拉尔说,几十年来巴卡难民营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临时搭建的帐篷变成了现在的水泥房,但这里始终不是真正的家。“希望有一天不再有难民营,我们能够回到巴勒斯坦的家。”

“故乡的生活才有灵魂。”巴纳特记得父亲曾这样对自己说。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哈利德·阿拉尔在他的办公室工作。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萨利赫·巴纳特的女儿和外孙女站在门口。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萨利赫·巴纳特的女儿和外孙女站在门口。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萨利赫·巴纳特外孙女从家里往外看。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6月19日,在约旦巴卡难民营,巴勒斯坦难民萨利赫·巴纳特在家里制作木制拐杖。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6月19日拍摄的约旦巴卡难民营的一条街道。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上一篇: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举行
下一篇:北方产粮大省全力抗旱保夏播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