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

走出全民参与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admin 发表于:2024-10-0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并且矢志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政党的领导。”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勇毅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作为柬中关系发展学会创建者,谢莫尼勒致力于促进柬中民间组织交流与合作。他对中国的减贫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他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带领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谢莫尼勒说,“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驻村干部是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谢莫尼勒认为,驻村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最真实、最准确的民情。正是在他们调研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各级政府为贫困村庄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效果显著。“驻村干部为中国脱贫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谢莫尼勒说。

谢莫尼勒曾两度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个偏僻山村考察,发现那里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变了样。“当地的商务、旅游、交通运输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帮助村子修路、建特色民宿、挖掘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谢莫尼勒说,“中国的扶贫工作汇聚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机构到普通民众的不懈努力,调动了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走出全民参与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中国特色的扶贫政策强调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创造价值,从而使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这些经验值得柬埔寨学习借鉴。”谢莫尼勒说,近年来,柬埔寨和中国在减贫领域不断密切交流合作。比如,2021年1月启动的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将中国的扶贫经验与柬埔寨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建设乡村道路、提供清洁饮用水、发展养殖业、开展技能培训等,给当地村庄带去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谢莫尼勒对中国在高铁、新能源汽车、太空探索等领域的飞速进步印象深刻,认为“这些都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继续繁荣发展。”谢莫尼勒表示,“中国有着健全高效的政治体制,富有创造性且勤劳的人民,全国上下团结奋斗,持续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的新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期待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6日 03 版)




上一篇:以军同真主党激烈交火 多国撤离在黎本国公民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