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湖南开展“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

admin 发表于:2025-01-10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冬日暖阳下,青年学子在湖南省韶山市毛泽东广场面向铜像整齐列队。这是“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现场。   自2023年5月在湖南启动以来,“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凭借丰富的内容、鲜活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截至目前,该活动参与学生达270余批52.9万人次。   一门课程   思政课走进现场,走向网端   将思政课堂“搬”进韶山,全省中小学生都能参与,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为了上好这门思政课,我们专门设计了‘1+3’的特色模式。”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副局长付维华介绍,即一堂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包括广场开班式、故居情景教学课、纪念馆参观体验课等五大活动;三堂围绕“学伟人的读书精神”“学伟人的家国情怀”“学伟人的艰苦奋斗”主题展开的展教结合课。“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结合文物、文献、故事等红色资源,深入体会多维度的实景思政课程。”付维华说。   不同主题的思政课,呼应历史,观照当下。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副部长黄为介绍,思政课在确定主题后,会集合思政课教师、博士研究生和韶山讲解员三方力量精心备课。课程设计取三方所长,思政课教师熟悉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博士研究生理论功底深厚,讲解员擅长口语表达。   短短的一堂课,讲稿要打磨数十次。“开讲前,课程会进行大量试讲,在教学中根据师生意见进行调整。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补充。”韶山管理局宣传处副处长夏博文说。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副馆长彭艳介绍,思政课会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规律,开发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相关研学短视频会在“学习强国”平台首发,并在网络视频平台同步播出。如今,思政课程已从片段化视频,“长”成完整的视频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与传播力。   一场研学   在情景式体验中,融通历史与当下   “大家看到的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原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豪迈预言,也是中国人的梦想……”在“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中,站在返回舱前,韶山纪念馆讲解员毛婉瑶娓娓道来。   一面是韶山的红色IP,另一面是研学的多元化需求。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答案藏在情景式体验中: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教学,打造沉浸式研学课堂,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启智润心。   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到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听着毛婉瑶的讲述,学生们若有所思。“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旅行,也经历了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礼。”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高一学生王雅婷说,通过这次研学,她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后要把个人梦想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我们立足韶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文物文献等载体,进行情景互动式教学。”韶山管理局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红培部副部长李伟超介绍,每条研学路线都经专家反复斟酌,最近又增加了滴水洞、韶山烈士陵园等授课点,不断提升研学的体验感。   一趟专列   寓学于途,打造火车上的流动课堂   伴着汽笛长鸣,一列红色研学专列驶进韶山站。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车厢内,“乘风破万卷,追风正少年”标语引人注目。打造“书香列车”主题车厢,在餐车设立“书香驿站”,将吧台改造成“阳光书社”,设计留言帖、主题打卡点,发放文创纪念票卡……列车寓学于途,开设韶山站现场教学点,打造火车上的流动课堂。   不只是硬件设施的布置,专列不断丰富互动形式,通过开展诗词诵读、阅读分享、知识抢答、拉歌赛歌等,提升学生的研学体验。车窗外,阳光明媚,山河壮丽;车厢内,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   “登上红色研学专列,心中的热情也跟着激荡起来。”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徐芷樱说,“在车上,同学自发诵读诗词,氛围感满满。”   据介绍,截至去年12月中旬,已累计开行长沙、岳阳、邵阳、常德等11个市州至韶山的红色研学专列,接待学生7万余人次。“红色研学专列的开行,既激活了红色资源,也丰富了师生的研学旅途。”广东铁青国际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杨帆说。   “希望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形式,把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讲好讲活,着力提升育人实效。”李伟超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9日 13 版)


下一篇: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7次空袭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