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蒜田抢收忙 “蒜”出致富新路径

admin 发表于:2025-06-12    

吕梁6月12日电 题:山西柳林:蒜田抢收忙 “蒜”出致富新路径

作者 刘小红 闫伟 王锦辉

近日,山西省柳林县穆村镇,紫皮大蒜迎来蒜苔丰收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蒜农们正抢抓农时,全力采收蒜苔,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穆村镇的蒜田,满目翠绿映入眼帘,生机盎然。在正午骄阳的炙烤下,蒜农们手持牙签,俯身在蒜苗间忙碌作业。他们日均弯腰数百次,汗水湿透衣衫,却依然干劲十足。

蒜农冯永祥介绍,打蒜苔是件辛苦事,必须中午十二点以后才能进行。操作时,要用牙签在蒜苗根部扎进去,再慢慢抽出来,抽得太快蒜苔就会断掉。

这份辛苦背后,是穆村镇延续了上百年的紫皮大蒜种植传统。如今,紫皮大蒜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全镇大蒜种植面积超300亩,仅蒜苔季就能贡献数百万元产值。小小的蒜苔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成了蒜农的“提款机”,即将成熟的蒜头更是增收的“重头戏”。

蒜农张赖小表示,自己种了五分地的大蒜,今年蒜苔能产七八十斤,可卖四千多元,蒜头还能辫成一百来挂,再赚七八千块钱,总共能赚一万二三。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穆村镇党委、政府以壮大“紫皮蒜”产业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他们提升农田基础设施,为大蒜种植创造更好条件;举办紫皮蒜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和客商,拓宽销售渠道;申报省市级非遗,提升穆村紫皮蒜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全镇大蒜产业从“单打独斗”向“产业集群”迈进,让“穆村紫皮蒜”成为闪耀吕梁、辐射全省的金字招牌。

穆村镇种蒜历史悠久,家家户户节令一到就会种蒜。穆村镇二村委党支部副书记陈黎琴表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进一步畅通大蒜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擦亮穆村紫皮蒜的品牌,提升大蒜产品附加值,极大调动了蒜农的积极性。“如今,穆村镇紫皮蒜真正成为老百姓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完)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新华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 |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局 |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